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怎样的】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,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,其价值会受到市场供需、原材料价格波动、产品过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,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发现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,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。以下是对“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怎样的”的总结与说明。
一、存货跌价准备的定义
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,若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成本,为反映这一价值下降而计提的准备金。该准备金属于存货的抵减项,用于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,使其更贴近实际价值。
二、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条件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规定,企业应在以下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:
条件 | 说明 |
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| 存货的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低于其成本 |
原材料贬值 | 原材料因市场价格下跌导致其加工成产成品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|
产品滞销或过时 | 产品因市场需求减少或技术更新而难以售出,导致可变现净值下降 |
其他因素 | 如自然灾害、政策变化等导致存货价值下降 |
三、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
1. 单项比较法
对每种存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,适用于种类繁多、价值差异大的存货。
2. 类别比较法
将相似性质或用途的存货归为一类,统一进行减值测试,适用于分类明确、结构相近的存货。
3. 总金额比较法
对全部存货整体进行减值测试,适用于存货种类较少、价值相对稳定的公司。
四、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
当存货发生减值时,企业应按减值金额借记“资产减值损失”,贷记“存货跌价准备”。若后续存货价值回升,可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范围内转回。
会计分录 | 说明 |
借:资产减值损失 | 计提跌价准备 |
贷:存货跌价准备 | |
借:存货跌价准备 | 存货价值回升时转回 |
贷:资产减值损失 |
五、存货跌价准备的披露要求
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
-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;
- 当期计提或转回的金额;
- 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;
- 与存货相关的风险提示。
六、总结
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,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提方法,并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处理和披露,确保财务数据的合规性与透明度。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的准备金 |
计提条件 |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、原材料贬值、产品滞销等 |
计提方法 | 单项比较法、类别比较法、总金额比较法 |
会计处理 | 借:资产减值损失;贷:存货跌价准备 |
披露要求 | 计提方法、金额、余额及风险提示 |
通过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,企业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,提升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决策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