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,被誉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。这部作品通过对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群像的刻画,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风气的败坏。以下是一些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和段落:
1. “功名富贵无凭据,费尽心情,总把流光误。”
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批判。它道出了无数读书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耗费一生精力,却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悲哀现实。
2. “人生在世,会当有业;农民则耕耘,商贾则贸易,工巧则技艺,士人则读书。”
吴敬梓强调了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职业定位,但同时也暗示了不同阶层的人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。尤其针对士人的寄望,更体现了他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反思。
3. “自古圣贤多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”
这里借酒喻人,讽刺那些虚伪做作、沽名钓誉之辈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真性情者的向往。
4. “乡绅们每日里高谈阔论,却不知百姓疾苦;官府只顾搜刮民脂民膏,全然不顾黎民死活。”
这一段话直指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腐败现象,揭露了统治者漠视民生的问题,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。
5. “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,也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。”
简洁明了的话语蕴含哲理,提醒人们凡事皆需付出代价,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。
6. 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如棋局局新。”
此句以生动比喻形容人类欲望无穷以及世事无常的特点,发人深省。
7. “贫贱夫妻百事哀,富贵堂前燕子飞。”
描绘出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差异,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,也深深影响着家庭关系乃至整个社会氛围。
8. 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
强调了观察社会、理解人性的重要性,这也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。
9. “凡人皆有私心,但君子能克己复礼;小人则放纵妄为,终致身败名裂。”
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方式,阐明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。
10. 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;巧妇难为无米炊,才子亦需机遇助。”
表达了才华固然重要,但机会同样不可或缺的观点。
这些精彩的语句不仅展示了吴敬梓卓越的语言艺术才华,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社会洞察力。读罢《儒林外史》,不禁让人感叹: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经典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那个时代的众生相。